国际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学会即CIGR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就是中国农业工程学术界一步一步走出国门,走出亚洲,迈向国际的历史进程;也是国际农业工程重心逐步向亚洲转移,亚洲农业工程重心逐步向中国转移的历史进程。
中国农业工程学术交流国际化之路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之前,为起步阶段。老一辈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如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高元恩理事长等,基本上是以个人名义参与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的学术活动,开启了我国农业工程学术国际化征程。
1998年至2004年,是快速发展阶段。国际农业工程学会成立于1930年,拥有世界各地96个国家会员,而上个世纪却从未来到中国乃至亚洲。直到1998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才以联合会名义正式以国家会员加入该组织。至此,中国农业工程学术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才逐步频繁。记得当时在1998年摩洛哥拉马特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农业工程世界大会期间,我代表高元恩常务理事在CIGR第52次常务理事会上向大会组委会提议,国际农业工程世界大会能否到中国举办。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农业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提议被写进了当时会议纪要。
2000年,在参加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在日本举办的跨世纪纪念活动期间,这也是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第一次到亚洲开展交流活动,我们作为中国代表就提出在2004年世界大会中间会议在中国举办。
2004年CIGR中间会议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来自世界69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历届的九位主席也参加了本次大会,这次会议得到了国际农业工程学会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农业工程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004年以后,开启了以中国农业工程界科学家广泛担任各类国际农业工程学术组织主要领导职务为标志的学术国际化新阶段。2004年开始,时任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志研究员开始担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副主席。至此以后,在每两年一届的组织换届中都有中国人担任副主席的要职。2010年,作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我有幸当选为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实现了该组织成立20多年来,首次由华人担任该组织主席的零的突破。目前,在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的16名常务理事长,中国占两席,共有7人担任CIGR分会主席、副主席或分会常务理事。从1998年仅我一个中国人还有一位爱尔兰籍华人现任CIGR主席孙大文院士参加CIGR会议,到现在已超过七分之一的参会人员来自中国。国际上重要学术组织和国际学术期刊也纷纷进入中国。亚洲农业工程学会AAAE总部及EI检索英文会刊、CIGR E-journal及官网相继落户中国。我国科学家广泛活跃在国际组织的各项学术科研工作中,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充分表明了中国农业工程界在亚洲乃至世界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2014年CIGR大会是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四年一度世界大会第一次在亚洲举办,更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全球知名农业科学家、学者和企业家将聚首北京,共同探讨以创新驱动为先导,工程技术为手段,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类生存质量、生活品质的发展大计。此次大会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工程界的国际影响力。必将为我国农业工程学术界搭建一个更为广阔、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平台。它不仅有利于把国际上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和成果,把最知名、最权威的科学家“引进来”,还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学术、人才、产业“走出去”,让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更为密切,让中国农业工程在国际化大潮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让中国农业工程成为世界农业工程界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