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报告
2019年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报告 我国是位列巴西、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糖国,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在我国食糖供给安全上更具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2019榨季我国甘蔗产糖944.5万吨,占食糖总产的87.78%。2019年,据测算甘蔗机耕率将超过90%;在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方面也取得进展,机播率、机收率和综合机械化率有望高于去年,机播率约30%左右,机收率预计接近3%。 一、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2019年,广西、云南、广东三大主产区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60.41%、39.65%和46.55%。三省区耕整地机械化率均在90%以上;种植机械化率逐年稳步提高,广西已近60%;收获方面,尽管近两年来我国甘蔗收割机装备制造能力、市场保有量均有明显提升,但固有的糖业利益机制障碍凸显,亟待攻坚突破。2019年,我国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情况可概括如下: (一)甘蔗机械化收获装备持续改进。重大关键装备甘蔗联合收割机制造骨干企业稳步夯实基础,在制造技术、区域适应性、市场服务等方面持续改进。国产收割机性价比优势明显,甘蔗收割机民族工业基础基本确立。据了解,2019/20榨季预计新增联合收获机300台。 (二)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区域特点显现。广西、云南、广东等主产区因自然条件、起步早晚、经济水平的差异,决定了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值得认真总结、相互借鉴。广西已形成对糖企主导作用重要性、土地宜机化改造必要性的广泛共识;在提前完成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着力于生产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农机农艺的融合。云南继续稳步开展坝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山地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广东农垦从机制创新的角度实行原料生产、加工一体化,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广东民营糖企则通过政府、糖企、农机企业多方协作,适度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支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主体对发展机械化的需求存在差异。蔗农与糖企对全程机械化需求不同步,尤其是对机收的需求认识尚不同步,部分糖企缺乏推进全程机械化的主动作为,导致机械化推进滞缓。 (二)土地规模化缓慢,影响机械化发展。甘蔗机械化装备尤其是机收大型机械装备适用于较大规模土地连片作业,然而当前各地甘蔗生产仍以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为主,难以发挥机具效率。土地流转成本高,阻碍了甘蔗连片种植规模,不利于机械作业。 (三)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有待健全。研发重点欠突出,支持力度不足,未见重大关键突破,适应未来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突破传统落后的小农意识,突破制糖企业与蔗农的利益博弈关系从根本上有赖于固有糖业生产体制的转型,有待市场引导、政府科学决策和糖企的配合,仍须时日。 三、发展建议 当前围绕机收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大多已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宏观经济背景和系统性的蔗糖生产体制机制问题。 (一)以“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指引,开展制糖企业为主导的模式示范,以完善技术及运行系统、减轻种植者经营压力为出发点,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形成新型的糖业利益协调机制为目标,细化、深化模式研究和配套,切实解决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系统性、关键性问题。 (二)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宜机化建设,鼓励支持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进行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集成推广新机具和作业模式,发挥样板示范的辐射效应。 (三)以“机械化品种技术要求”为切入点,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扩大机具购置和作业补贴、示范推广、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等财政支持覆盖面。 来源: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甘蔗专业组 指导组成员:区颖刚、张华、陈世凡、尹明玉、刘胜敏 |
|